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动态
行业动态
    大皂角的鉴别方法
    浏览次数:2728    

    大皂角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成熟果实,始载于《神农本草经》,列为中品。《本草逢源》述之:“按大小二皂,所治稍有不同,用治痰,牙皂胜,若治湿痰,大皂力优。”而消费者鉴别大皂角时,可通过其性状特征及薄层色谱法对其进行鉴别。

    1.性状鉴别

    大皂角呈扁长的剑鞘状,有的略弯曲,长15~40cm,宽2~5cm,厚0.2~1.5cm。表面棕褐色或紫褐色,被灰色粉霜,擦去后有光泽,种子所在处隆起。基部渐窄而弯曲,有短果柄或果柄痕,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。质硬,摇之有声,易折断,断面黄色,纤维性。种子多数,扁椭圆形,黄棕色至棕褐色,光滑。气特异,有刺激性,味辛辣。

    2.薄层色谱法鉴别

    取大皂角粉末1g,加甲醇10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水10ml使溶解,用乙酸乙酯振摇提取2次,每次10ml,合并乙酸乙酯液,蒸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大皂角对照药材1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

    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水-冰醋酸(18:1:0.6:0.2)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淸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斑点。

    紫苏梗的鉴别方法
    浏览次数:2599    

    紫苏梗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茎,为常用中药。《中华药海》云:“始载于《本草蒙筌》。”《雷公炮炙论》称紫苏茎,《药品化义》称苏梗,《药物志》叫紫苏杆。其鉴别方法可分为性状鉴别、显微鉴别及薄层色谱法鉴别。

    紫苏梗的鉴别方法

    1.性状鉴别

    紫苏梗呈方柱形,四棱钝圆,长短不一,直径0.5~1.5cm。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,四面有纵沟和细纵纹,节部稍膨大,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。体轻,质硬,断面裂片状。切片厚2~5mm,常呈斜长方形,木部黄白色,射线细密,呈放射状,髓部白色,疏松或脱落。气微香,味淡。

    2.显微鉴别

    紫苏梗粉末黄白色至灰绿色。木纤维众多,多成束,直径8~45μm。中柱鞘纤维淡黄色或黄棕色,长梭形,直径10~46μm,有的孔沟明显。表皮细胞棕黄色,表面观呈多角形或类方形,垂周壁连珠状增厚。草酸钙针晶细小,充塞于薄壁细胞中。

    3.薄层色谱法鉴别

    取紫苏梗粉末1g,加甲醇25ml,超声处理30分钟,滤过,滤液浓缩至干,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迷迭香酸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.2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

    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正己烷-乙酸乙酯-甲酸(3:3:0.2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。

    炙黄芪的鉴别方法
    浏览次数:2542    

    炙黄芪为黄芪的炮制加工品,其味甘,性温,归肺、脾经,具有益气补中的功能,主要用于气虚乏力、食少便溏等症。鉴别药材炙黄芪时,可参照以下鉴别方法:

    1. 性状鉴别

    炙黄芪呈圆形或椭圆形的厚片,直径0.8~3.5cm,厚0.1~0.4cm。外表皮淡棕黄色或淡棕褐色,略有光泽,可见纵皱纹或纵沟。切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,有放射状纹理和裂隙,有的中心偶有枯朽状,黑褐色或呈空洞。具蜜香气,味甜,略带黏性,嚼之微有豆腥味。

    2. 薄层色谱法鉴别

    (1) 取炙黄芪粉末3g,加甲醇20ml,加热回流1小时,滤过,滤液加于中性氧化铝柱(100~120目,5g,内径为10~15mm)上,用40%甲醇100ml洗脱,收集洗脱液,蒸干,残渣加水30ml使溶解,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2次,每次20ml,合并正丁醇液,用水洗涤2次,每次20ml,弃去水液,正丁醇液蒸干,残渣加甲醇0.5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,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,作为对照品溶液。

    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2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-水(13:7:2)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喷以10%硫酸乙醇溶液,在105℃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;紫外光灯(365nm)下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。

    (2) 取炙黄芪粉末2g,加乙醇30ml,加热回流20分钟,滤过,滤液蒸干,残渣加0.3%氢氧化钠溶液15ml使溶解,滤过,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值至5~6,用乙酸乙酯15ml振摇提取,分取乙酸乙酯液,用铺有适量无水硫酸钠的滤纸滤过,滤液蒸干。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,作为供试品溶液。另取黄芪对照药材2g,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。

    照薄层色谱法(通则0502)试验,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,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,以三氯甲烷-甲醇(10:1)为展开剂,展开,取出,晾干,置氨蒸气中熏后,置紫外光灯(365nm)下检视。供试品色谱中,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,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。

    警惕市场上常见的8种中药掺假手段
    浏览次数:2801    

   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,当今人们对养生意识越来越强,中药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,然而中药作为特殊商品,一般消费者却缺乏识别药材及饮片真假优劣的能力,中药掺假不仅造成药量不够、药物不对,临床上降低了药疗或无效,甚至严重者还会在用药后产生毒副作用,危害生命健康。接下来,小编将为大家具体介绍下市场上常见的8种掺伪造假手段。

    一、重量掺伪

    即掺入滑石粉、石膏粉、水泥、泥沙、无机盐等杂质,以增加药材的重量,而且不易查出。

    不同类型药材的掺杂有不同的特点:

    1.花类、果实、种子等外形细小的品种易掺入其他颜色、外形相近的杂质;金银花、红花、菊花用水润湿后加入与其颜色相似的黄色、红色或白色豆粉、泥沙等。

    2.根茎类药材、全草类、果实类用硫酸盐、食盐、糖浸泡后干燥以达到加重目的。比如:通草等用硫酸盐或糖等浸泡增重。掺白矾的鉴定方法是将以上药材置于阳光下,与视线零角度平视,可见药材表面有结晶体反光,口尝有酸涩感即可判定。

    3.粉性强的块根类药材掺入滑石粉。白芷、天花粉、白芍、山药这几个品种淀粉含量均较高,切片后表面都会有挂粉现象,加入滑石粉是常见渗杂现象。鉴别是否加了滑石粉,只要把手放入中药饮片中取出双手一搓感到滑腻感,并将手对准光亮处,滑石粉颗粒会有反光点。

    4.动物类药材,用泥沙、凝结状胶类等物质充入动物药材腹内,或不除去动物药材内脏,以达到加重目的。如冬虫夏草中钉入铁钉、铁丝;紫河车掺蛋白质淀粉。

    二、形似掺伪

    用外形相似或同科属的药材掺杂使假。例如:

    1.苍耳子:用东北苍耳子、刺苍耳子冒充。

    2.通草:用合萌、刺通草冒充。

    3.虎骨:用牛骨冒充。

    4.西洋参:用白芷、人参伪制品冒充。

    5.丝瓜络:用水瓜络冒充。

    6.薏苡仁:用草珠子冒充。

    7.檀香:用扁柏木、喷有“檀香水”的杂木片冒充。

    8.半夏:用水半夏冒充。

    9.肉桂:用阴香冒充。

    10.山药:用参薯冒充。

    11.川贝母:用小浙贝或皖贝等冒充。

    三、染色掺伪

    将一些外形相似,但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真的产品饮片,用其他物质经过加工伪造药材。染色掺伪分为染色造假、染色掺杂、染色以次充好等3种情况。

    1.染色造假

    将一些外形相似,但色泽不同的植物切片染色假冒真的产品饮片。例如:用染料铁红将其他植物的根染色后冒充丹参;用染料铁黑将红薯染色后冒充制何首乌;用猩红将其他矿物粉末染色后冒充水飞朱砂;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、草乌等。

    2.染色掺杂

    在真的产品饮片中掺入染色后的其他杂质。例如:红花中掺入用金橙Ⅱ染成红色的建筑材料;蒲黄、黄连中掺入用金胺O染成黄色的碳酸钙粉末;人工牛黄中掺入用金胺O、金橙Ⅱ等几种染料混合染色的碳酸钙、硅酸盐粉末。

    3.染色以次充好

    将质量较差的饮片染色以改善外观,提高售价。例如:提取有效成分后的黄柏丝染色后改善外观冒充新黄柏;其他产地的色泽不鲜艳的丹参用色素染色后冒充山东丹参;货陈质次的延胡索,用金胺O染色后出售。

    四、纯加工品掺伪

    选择适当的材料加黏合剂模压成型,冒充好的饮片。常见的纯加工掺伪制伪有以下几种:

    1.掺入经过煎煮后的药材

    一些不法商贩回收提取过的中药材,切成饮片晒干后再次出售,如黄柏、五味子、鳖甲、三七、连翘。已提取过成分的人参、西洋参喷入香精。已提取过的红花用滑石粉或硫酸盐加重后再染色。

    此外,还有含有挥发油的中药。经提取过的药材,大都颜色较淡,质地变轻,易碎,只有微弱的原药材特有香气。如大茴、沉香、人参、木香、红花、丹参、白术、白芍等品种。

    鉴别方法:成分分析,检测饮片的有效成份含量能明确地掌握其造假情况;外观气味,观察饮片断面的颜色,闻气味,尝味道。

    2.伪造

    常用于价格昂贵、资源缺乏的中药材。常见有:用马铃薯伪造天麻;用黄链蛇冒充金钱白花蛇;用普通细黄沙或滑石粉冒充海金沙;用牛骨伪造虎骨;用水牛角来伪造犀角;用白芍的根茎部分染色加工成川乌、草乌;用土豆片模压染色制成白附片;用红薯切丁加工成制何首乌;用面粉压块成不规则块状混入茯苓中;用塑料通过塑模进行外观上仿造成穿山甲。

    五、修饰掺伪

    通过美化药材饮片外观,掩盖药材本身不良外观,甚至以次充好。比如熟地、制首乌用黑胶泥附着于表面。

    六、劣品制伪

    具有挥发性的药材用油浸或油蒸的方法加重和以劣充好、以假乱真的目的。比如已虫蛀或无香味的檀香用油浸或油蒸,颠枣仁用油炒后冒充酸枣仁。

    七、非药用部分掺伪

    用同一药材非药用部位冒充药用部位,或未除去非药用部位。比如山茱萸掺果柄核,金银花掺有过多的叶和嫩枝,桑叶含有过多的嫩枝。

    八、成分掺伪

    将某些成分提出来,涂到伪品上,避开定性检验,或掺入其他成分增加重量。比如小檗汁浸入黄皮树充黄柏,水蛭、穿山甲、土鳖虫、全蝎等掺盐。

    抗疫需求增加,芦根行情长线看好!
    浏览次数:2699    

         芦根的旱地和水地货在市场上均有销售,但随着国内大型药企对高含量芦根的需求旺盛,两者价格差距增大。今年芦根行情如何运行?

      一、芦根市场、产地走动情况

      安国市场:随着库存消耗,芦根价格保持坚挺,货源因质量不等,价格存在差异。现市场芦根黑色货在5.5-6元(公斤价,下同)上下,黄色货售价在7.5-8元上下;饮片一般货在13-16元,选货在17-20元之间。短期内,芦根行情看稳。

      亳州市场:市场上芦根库存不丰,近期在需求带动下,行情高于前期。市场小细白的货多要价在8.5-9元,质量稍好的价在11-12.5元;一般货饮片价在15-16.5元。该品用量不大,预计未来行情坚挺运行。

      玉林市场:市场上芦根经营商家不多,库存充足,以小批量交易为主,价格保持稳定。市场上河北货因质量差异,商家要价在10-16元之间,短期内行情难有太大波动。

      河北芦根经营商家介绍,该品种一年四季均可产新,产地库存相对充足,价格一直不高,走动不快。当地芦根统个价格3-3.5元,选个价格5.5-6.5元,整体需求不大,价格预计平稳。

      二、价格缓涨

    图:2016-2022年芦根市场价格走势图

        从芦根历史价格来看,该品种价格主要随着人工工值提高而出现缓涨。

      2016年,该品种以野生资源供应市场,产地当年供需基本平衡,整年都有药厂和饮片厂陆续到产地买货,整体货源走动顺畅,产地加工好的无硫段价格在11元上下。

      2017年、2018年、2019年情况与2016年类似,由于产地较多,供应相对平稳,每年产量略大于供应量,价格也一直平稳运行,整体波动不大。

      2020年由于疫情,农村劳动力闲赋在家,产量较大,导致行情出现小幅下滑。但也是由于疫情,该品种需求量有所增加,进入2021年后,价格出现上涨。

      三、产量稳定

      芦根属野生资源,主产于河北,山东,内蒙古,河南,新疆,全国各地基本都有生长。芦根分为旱地芦根和水地芦根,旱地芦根主要生长在沙土地,易于采挖,产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,新疆,山东,河南等地,与水芦根相比,有效含量较低,价格也偏低;水地芦根主要分布在河北白洋店,东北三省和长江以南。芦根根系发达,水中不易采挖,除非是沙地水边,水中生长的芦根因人工成本过高而基本无人采挖。

      目前,白洋淀、天津静海两个产区的芦根产量大,每年每个产区产量都稳定在500-800吨上下,其余产区基本都是农户顺带采收,每年产量在150吨左右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2020年芦根产量在2980吨左右,2021年产量约为2863吨左右。

      四、用量增加

      芦根为禾科植物芦苇的新鲜或干燥根茎, 性味:甘、寒。功能主治:清热生津、除烦止呕、利尿透疹。主热病烦渴、胃热呕吐、肺热咳嗽、肺痈吐脓、热淋麻疹。

      近年来,由于发现芦笋中含有的天门冬酰胺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的生长、扩散并能使细胞生长正常化,使得芦笋身价倍增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2020年芦根用量在2625吨左右,2021年用量约为2680吨左右,连续两年保持增长。

      五、主要需求产品及企业分析

     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,通过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药品种进行筛选,目前有77种中成药中含有芦根,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感冒清热颗粒、维C银翘片、保儿宁颗粒等。

      芦根需求靠前的企业为北京同仁堂、华润三九(枣庄)药业有限公司、陕西必康制药集团控股有限公司、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
      六、后市预判

      1、芦根加工集散地集中 芦根的主要加工基地是位于安国市北部边界的“大西章”村。当地经过数十年来对芦根的加工购销,目前已经发展到50多家专营商,从业人员200多人。虽然产地分散,但加工地销售地集中,每年产能控制相对容易。

      2、头部几家药企需求占大头 北京同仁堂是芦根的需求大户,主要需求白洋淀所产大芦根,不但要求颜色好且含量要达标,一般年需求在300-400吨。贵州百灵的年需求在200-250吨。由于头部企业用量占比过大,对于该品种价格起到主导作用,经营户分散难以形成规模优势抗衡买家,也导致该品价格常年不高。

      综上所述,该品种由于一年四季均可产新,加上资源分布较广,蕴藏量较大,导致其价格仅体现了劳动力成本。但含量高的芦根产区并不多,随着国家对中药材有效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,对质量要求趋严,加上水土资源保护力度加大,核心产区优质芦根的产量逐年减少,预计芦根行情长线看好,但上涨空间有限。

    种植面积大,栀子继续上涨动力不足!
    浏览次数:2544    

        栀子近4年价格处于低位,种植户大多亏本,2021年产新后行情上涨,是否供需关系已然逆转,行情走上上升通道呢?

    一、栀子产新基本结束

      亳州市场:栀子产新基本结束,前期商家关注度高,货源走快,行情逐步上行;近期新货陆续进入市场后,货源走动缓慢,行情较前期有所下滑。市场福建栀子统货价格19-20元(公斤价,下同),江西栀子统货价格22-23元,短期内利好不再,价格很难有太大幅度上涨。

      安国市场:今年栀子整体关注度较高,前期产地减产,价格持续上涨,近期市场进入实际消化阶段,走动缓慢,行情疲软。市场福建栀子大货交易价格在17元上下,江西栀子统货价格22元左右,短期内以稳定为主。

      玉林市场:随着新货进入市场,市场库存充足,货源走动一般,行情从上涨到坚挺再到目前疲软,货源进入实际消化阶段。市场福建货价格20元左右,江西栀子统货价格23元上下,商家关注度较高,后市行情还有变化可能。

      据江西产地栀子经营商家介绍,今年产地普遍减产,产地货源基本外销,整体走动不快,价格转稳,当地后期货价格20元,中期货价格18元上下。

      福建产地经营商家介绍,当地栀子依然还在产新,由于产地已持续了几年的低价,政府又在扶持当地白茶产业,很多农户纷纷砍树改种白茶,导致今年栀子产量明显减少,价格上涨。

    二、刚刚经历四年低价

        2010年前,栀子价格多在10元以下徘徊,2011年跟随中药材普涨之势,价格上涨翻了4-5倍,达到栀子近20年的价格高点。

      高价刺激全国各地出现大面积扩种,随后几年行情一直在高位震荡运行,但由于扩种的栀子树逐渐进入盛果期,行情就算上涨也难以达到2011年高点。总体价格处于下行态势。

      2017年产新,栀子的产量突破1万吨,产量严重过剩,库存积压使得该品种行情在近几年一路走低,2019年产新后,市场上江西统货跌至10元的10年来低价。

      2020年,产区明显减产,但市场关注度不够,行情依然没有太大起色;2021年上半年,栀子价格坚挺,产新后随着库存消耗,价格开始上涨。

    三、主产于福建和江西

      栀子为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,栀子极其耐旱,一种多收,3年挂果,5年丰产,每年9-11月果实成熟呈红黄色时采收。曾经在市场上,栀子这个品种存在伪品水栀子,但随着真产品价格降低,水栀子逐渐淡出市场。

      栀子产地分布较广,主产于福建、江西和四川,浙江、湖南、湖北、贵州、河南等地亦有种植。目前主产地集中在江西、福建和四川三地。江西产区分布在九江湖口、宜春丰城、樟树、抚州金溪、吉安泰和、赣州,主产红栀子;福建产区分布在福鼎贯岭、分水关、茗洋等地,主产黄栀子;四川主产于宜宾、乐山和雅安等地,主产川栀子。

      其中,福建产区产能大,占国内栀子产量的60%以上,其次是江西和四川产区;江西九江和抚州金溪是目前国内的栀子加工基地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栀子2020年产量为8783吨。

    四、用途广泛

      栀子是全国大宗药食两用药材之一,分为野生品和家种品。作为一味传统中药,栀子性味苦、寒、具有泻火除烦、凉血、止痛的功效,主要用于黄疸型肝炎、扭挫伤、高血压、糖尿病等症状。

      栀子不仅可以做药材,还是食材、食用色素提取和工业染料的主要原材料,需求弹性空间很大,全国年用量在6000-6500吨之间,出口也有一部分,药用生产、消耗则偏重于干货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栀子2020年用量为6500吨。

    五、主要需求产品及企业分析

     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,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药品种进行筛选,目前有445个中成药中含有栀子。栀子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清热口服液、清开灵颗粒、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等。

      需求靠前的中成药企业分别是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、辅仁药业集团有限公司、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等。

    六、后市预测

      1、价低、管理粗放  近三四年来,栀子价格都在10元上下运行,正常亩产干货200公斤,但由于市场价格低,产地种植户疏于管理,产量下降明显,亩产只能达到十几公斤干货,种植户基本都处于亏本状态。

      2、加工户减少 市场价格低,种植户不赚钱,可以砍树腾地种植其他经济作物;栀子加工户同样没有利润,导致产地加工户纷纷改行,要么加工其他品种,要么外出打工,导致近几年该品种加工量也出现明显下降。

      3、在地面积大 栀子这两年的低价导致不少农户砍树,但前期扩种面积较大,且大部分植株还处于盛果期,产能庞大,意味着只要价格合适,产量就可恢复。

      综上所述,栀子前期因无序发展导致价格低迷,在中药材价格普涨背景下,低价的栀子顺势上扬也在情理之中。今年虽然减产,但整体产能依旧庞大,且库存不小,行情已经上涨,继续上涨动力不足。

    连续扩种,黄精今年产新后价格将如何运行?
    浏览次数:1418    

        黄精,为药食同源品种,近年来需求猛增,行情也在高位运行。进入2022年,其家种面积持续增加,虽离黄精大量产新还有时日,今年价格又将如何运行?

      一、黄精产地、市场走动情况

      亳州市场:近期有商家求购黄精,市场货源正常购销,走动不快,商家关注度一般。行情与前期差异不大,市场黄精一般统货要价75元(公斤价,下同)上下,药厂投料货价格在70元上下,预计短期内行情以稳为主。

      安国市场:黄精产区时有来货,但总体货量不大,商家按需采购,货源走动一般。由于持货商库存不多,价格一直保持坚挺运行,市场统货售价70-75元之间,大个货价格85-90元之间,后市密切关注其消化情况。

      玉林市场:黄精,市场寻货商家较少,货源走动不快,价格与前期相比变化不大,整体行情保持平稳。市场药厂统货售价70元上下,一般统货价格75元上下,个头较大货因质量差异价格在85-90元之间。

      安徽黄精产地经销商介绍,新货于5月后才会陆续上市,近期寻货商家减少,产地货源走动缓慢。虽然产地剩余库存不多,但行情还是小幅下滑,现在产地统货价格63元上下,短期内以稳为主。

      二、价格在高位运行

    图:黄精2017-2022年市场价格走势图

       2010年以来,黄精价格逐渐上涨。2011年5月,湖南黄精统货价格涨到35元以后,大大刺激了药农的采挖积极性,各个产区的农户毫无节制地大规模采挖,对野生资源造成极大破坏。

          随着2011年新货上市量的大幅增长,市场进入实际消化阶段,2012年整体药市行情低迷,黄精价格回落到28元左右。

      2013年上半年,随着库存消耗,黄精行情又回升到35元,下半年又上涨到45元左右,之后黄精行情持续稳步上涨;到2018年湖南黄精统货价格达到60元左右,云南鸡头黄精价格保持在70元左右。随后黄精行情一直在高位运行,2021年价格继续小幅上涨,云南黄精统个价格在75元上下。

      三、产能逐年增加

      黄精在我国分布较广,前期野生资源供应为主,野生黄精全年可采,主产期集中在11月至次年3月。随着黄精野生资源量逐年减少,且恢复起来较为困难,其价格开始逐年上涨。

      因为野生资源的减少,开始有种植户发展家种黄精,这几年家种黄精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湖南省新化县、安化县、华容县、新晃县、株洲等县把黄精作为了主要发展品种,积极推广黄精种植。

      据不完全统计,湖南省各地区黄精种植面积约8-10万亩。其中,2017年新化县种植黄精有1.2万亩,规划到2020年种植面积达到3万亩,2025年达到10万亩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2020年黄精产量在11561吨左右,2021年产量约为14963吨左右。

      四、用量增加

      黄精为药食两用品种,其中大约70%用于食用,仅30%用作药用和提取,其用量已经从10年前的4000吨上涨到8000吨以上。

      药用方面:黄精以根茎入药,具有补气养阴、健脾、润肺、益肾功能,用于治脾胃虚弱、体倦乏力、口干食少、肺虚燥咳、精血不足等症状,对于糖尿病也有不错的疗效。

      食用方面:现代医生研究发现黄精在降压、抑制高血糖,以及防治动脉粥样硬化与肝脂肪浸润等方面有一定作用,因此用来生产保健品,同时也是饮料的原料,例如泡酒、药膳等。

      据天地云图中药产业大数据平台统计,2020年黄精用量在8093吨左右,2021年需求量约为8600吨左右,也就是说,黄精明显产大于需。

      五、主要需求产品及企业分析

      在中成药需求方面,通过对平台监控的7702种中成药品种进行筛选,目前有218个中成药中含有黄精,需求靠前的中成药是稳心颗粒、甜梦口服液、复方滋补力膏、津力达颗粒、咳速停胶囊等。

      黄精需求靠前的中成药企业分别是山东步长制药、荣昌制药、江西济民可信药业有限公司、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、贵州百灵企业集团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等。

      六、后市预判

      1、黄精家种推广积极性较高,一定程度推高了黄精价格 按统货的产地价格60元计算,家种亩产干品400公斤,毛收入24000左右,除去各类成本,每年种植的实际收益约5000元,产地大户种植积极性高。大批黄精产品又被当作种茎发展种植,从而让黄精价格维持在相对高位。

      2、家种推广反而加剧野生资源萎缩 黄精家种需要大量野生黄精的根茎用作种苗繁育,2018年之后,随着栽种面积的扩大,市场出现黄精种苗缺货现象,致使药用黄精价格上涨,且一 直在高位运行。

      综上所述,家种黄精生长年限为2-5年,种植时间越长,含量更高、产量更大。在行情处于高位运行的情况下,农户更愿意种植4-5年。但黄精高价期已经持续5年以上,随着家种产能逐年增加,价格下行压力将越来越大。

[1] 共 7 条记录, 10 条 / 每页, 共 1 页
Copyright © 河北华草晟参业有限公司 http://www.hcszyg.com All Rights Reserved    网站制作三金科技    备案号:冀ICP备2022009848号-1    网站地图
首页咨询产品

冀公网安备 13068302000113号